请输入关键词...

千锤百炼,铸就海洋——海洋与大气学院王鑫

发布者:孙文景发布时间:2024-04-30浏览次数:11

    王鑫,女,汉族,19948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重庆市开县人,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科学专业 2013 级本科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春华”奖学金,第七、九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一等奖、 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等。

    大海有崖岸,热烈的爱却没有边界。

——莎士比亚

八次海赛,从邂逅到深爱

    不知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参加了自入海大以及来的每一场海洋知识竞赛。选手、监赛、总策划、出题人……八次海赛、四次全国赛、三赴厦门之行、两次决赛之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视角,每次都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每次都对海洋的爱加深了几个轮回。

    初入大学的我,被海洋知识竞赛最终的南极大奖吸引,匆匆忙忙看了一眼16万字的题库,便直接参与了海洋知识竞赛的答题,可是看到题目时却傻了眼。那一年,懵懂的我以惨败告终,却也让我暗下决心,来年一定吸取教训再战。大二那年,我像个疯子一样坐在图书馆的海洋文库里抱着各类海洋书籍一本本啃下去,在无数个深夜里都幻想着自己站在那一片冰蓝之上,夜夜梦归南极。到了比赛答题时,我紧张得不能自己,生怕答错一道题,一个手抖就再次以失败告终。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我走到了厦门、入围至国赛,却最终因实力的差距,止步于厦门。二次失败后,在外人看来有些执拗的我又开始了第三次的准备。这次,我开始学习推送海洋科普类文章,在微信、微博上关注各种海洋类公众号,看海洋电影、听海洋歌曲、参加海洋活动、办海洋讲座,每日练习游泳数千米,不断地挑战自己畏寒的极限并以此锻炼自己的反应力……如果说大二那年准备比赛的我是一个疯子,那充其量也就是疯了几个月,而这回我却是疯了一整年,海洋,充斥在我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第三年,我再战厦门却又一次遗憾止步于厦门。,那次失败之后,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接受这个结果,调整、改变、再战!这次,我昼夜不停地详读题库,不断向海洋生物、化学、物理、航海、军事等各个方面的老师、专家请教,地图上标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梦里全是海洋的种种。战战兢兢中,我的第四次全国赛在害怕和期待的情绪中拉开帷幕,我害怕自己会同去年一般再次失败,却也期待着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9位“爱海人”的又一次相聚。当我第三次抵达厦门、抵达国赛的战场时,与所有参赛选手聚在一起聊着与海洋相关的故事,憧憬着自己关于海洋的梦想时,一种难以描述的美好涌上心头。

    惊人的参赛经历与对海洋的执着,使得我最终被国赛主办方邀请成为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组委会的一员。感恩海洋知识竞赛,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也通过它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许最开始的参赛只是单纯为了获得“南极特别奖”,而现在我依然没能如愿,但如今“南极特别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奖,它于我而言,是一种境界,一种或许只有赫崇本等学界泰斗们才到达过的境界,即使我今生今世无法抵达,我也必然日夜兼程,追逐一生。

不断突破,从建模到“幽浮”

    海洋知识竞赛让我坚定了自己对于海洋的追求,从此,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为了这份追求而努力。当我知晓了数学模型对海洋的重要性后,我便着手准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即使深知自己并不聪明,数学也是劣项。从建模通识课初识数学建模,到团队三人整个暑假的日夜苦读,从小学期的建模实践,到三天两夜不眠不休努力攻克……就这样一步步,我流着汗与泪慢慢靠近自己的梦想。当别人在朋友圈中秀旅行图片时,我默默地在四区大教室里准备着建模;当别人和朋友一起逛街的时候,我却和队友一起讨论着建模相关的论文;当别人还在被窝里睡懒觉时,我已经在第一排仰着脑袋听着建模课程……

    数学建模带给我的不仅是团队合作的默契与满足,成果完成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我能够一步一步接近海洋,了解海洋。

    一切都为海而行,当我发现航行器可以作为海洋探测的载体进行海洋研究时,不顾专业间的巨大差别,我毅然决定参加航海设计大赛。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都需要慢慢探索。我和团队成员犹如黑夜中的路人,一直向着远方的一点光亮不断摸索和前进。受水下不明飞行器的启发,我们坚持“绿色创新,走向深蓝”,为更好探测复杂多变的深海,经过一次次反复试验,最终成功完成了我们的作品——“深海幽浮”:4+2矢量推进、电池仓独立密封、球型 USO 外形、整体旋转和上半球相对旋转、4个自由度运动模式、摄像头实时传输、手柄智能控制……无数次实验、水密检测,让它具备了在狭长水域进行水下勘测、智能追踪以及自主导航的优越性能,作品完成后,看着在茫茫黑夜中闪耀着蓝光的它在水中兀自旋转,我竟觉得它比任何烟火都要绚丽。

    我没有高于常人的智商,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我只能加倍努力,十倍百倍,不断突破自己,只为了有天可以更好地与海洋对话。

包容务实,从春华到浩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海大包容的土壤当中,我时常自我反思:我热爱海洋,爱到可以去钻研自己向来不擅长的数学,爱到可以背下枯燥的题库,爱到即使晕船也渴望出海,爱到光是听到她的名字就能红了眼眶……但以前的自己,那颗海洋心却缺了一份包容和务实:以往的自己,心里只有物理海洋,除了它之外没有其他专业,没有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往的自己,热爱海洋,想要保护海洋,除了志愿服务外却并未为海洋做过什么实事。

    在一系列因缘之下,我站在了学校“春华奖学金”的答辩现场,第一次当众提出了我的海洋“鑫”,我们的“浩海”。提出我想成立一个社团,做大家都愿意看的海洋科普;我想做有价值、有意义的海洋环保;我想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动员全校不同专业的爱海人士,系统科学地做海洋学术。我希望做一个真真切切属于海洋的社团,这个社团务实,不再临渊羡鱼,而是退而结网,真真实实为海洋做一些实事。

    在那次答辩之后,这些想法似梦想的种子渐渐发芽,直至爱海团队由此而生。我们由最开始根据喜好撰写微信推送,到与海洋极地的专家深入探讨再认真撰写文章,从关注量为0180,从阅读量4200……一位大四学姐发起的社团,承载着太多人的质疑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我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而我却只想用这颗海洋“鑫”的炙热去感染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中国海洋大学理应有这样一个能担负起传播海洋、保护海洋的重任的海洋社团,而作为海大的学子也理应担起这份责任!

    我本可以接受不高不低的成绩,过着不咸不淡的人生,但是从遇见自己喜欢的专业开始,我迫切地想要拼尽全力去抓住未来认识海洋和改变海洋的机会。

所谓“励志”,应是即使知道自己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也会加倍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在这条逐梦海洋的道路上,,我会披荆斩棘,日夜兼程,只为和更好的海洋相遇,成就一颗海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