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人:孙文景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次数:966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工程和引航工程,是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工作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适应海大校园环境、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做好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教育主题

新生入学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教育内容和责任单位

(一)爱国主义教育

1.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教育。不断完善国防和军事技能训练体系,完善学生国防和军事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征兵宣传、国防教育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加强新生军事训练组织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保障措施、完善考核机制,选好配齐军训教官和指导员,开展军人常识、队列、战术基础动作、卫生与救护、轻武器射击、徒步拉练、海军旗语、女子防身操等多样化的训练项目,全面提升新生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水平。

责任单位:武装部、军事教学部、各学院(中心)

2.国家海洋权益教育。突出海洋特色,积极构建海洋权益教育体系,坚持把培养具备较强的海洋权益意识的学生作为重要任务,发挥青岛作为海军城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驻地驻军联系,共建古镇口军港、海军博物馆等多个教育基地,为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搭建平台,依托学校中国海权教育馆、郝文平社会实践基地等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积极举办学习参观、军地联谊座谈会、诗文朗诵会、革命烈士事迹回顾展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海洋权益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热情。

责任单位:武装部、军事教学部、各学院(中心)

(二)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教育

1.道德素养教育。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引导新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2.文明礼仪教育。组织新生通过观看《中国海洋大学新生文明礼仪宣传片》、举办礼仪知识讲座和培训、主题班会、团支部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课堂礼仪、宿舍礼仪、食堂礼仪、校车礼仪、电梯礼仪、图书馆礼仪等文明礼仪教育,引导新生自觉提升文明素养。

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学院(中心)

3.校规校纪宣讲。加强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等规章制度宣讲,通过组织新生观看《中国海洋大学校规校纪教育宣传片》视频、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做到遵规守纪、成长成才。

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4.网络文明教育。通过网络安全、网络文明专题讲座、积极推广校园“两微一端”,加强“易班”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学生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网络诚信、网络道德意识,传递网络能量、弘扬网络正气,积极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校园“四有”中国好网民。

责任单位:网络与信息中心、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三)环境适应教育

1.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新生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制作教育短视频、宣传片等方式,结合新生开学初高发的盗窃、诈骗、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具体案例,对学生重点进行防盗、防诈骗、防范非法集资、校园贷、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通过演习训练使新生亲身体验现场,实践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责任单位:保卫处、国有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2.身心适应辅导。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锻造健康体魄、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健全人格。面向全体新生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破冰”团体辅导,帮助新生尽快完成心理和角色转变;做好新生心理测评工作,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筛查结果,重点做好心理困扰学生的疏导干预工作;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新生的身心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责任单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基础教学中心、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3.助学育人教育。提前组织辅导员与所有新生联系,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畅通迎新“绿色通道”,发放“爱心大礼包”,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秉承“济困助学,扶弱励志”理念,不断完善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相融合的助学育人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努力拼搏、感恩母校、回馈社会。

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4.校园生活指导。对新生进行全面的学习、生活方面指导,帮助新生快速了解校园学习生活知识,熟悉校园周边环境,熟悉教学区、宿舍区、食堂、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与学生息息相关场所和设施,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

责任单位:后勤保障处、图书馆、团委、各学院(中心)

5.学生素质成才教育。为新生系统介绍学校和学院共青团及学生会组织开展的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和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情况,让新生对学校团学工作尤其是其中涉及素质拓展与能力提升的有关内容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引导新生积极参与其中。

责任单位:团委、各学院(中心)

(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

1.校史院情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建筑景观、校史馆和院史相关展览,学习《中国海洋大学章程》,观看学校形象宣传片《蓝色华章》,组织新生迎新晚会,开展校庆纪念文化活动等形式,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学院(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海大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认识学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增强新生对学校、学院(中心)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史馆、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学院(中心)

2.专业导航教育。以学院(中心)和专业为单位,组织新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邀请院长、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优秀学生典型对各专业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前景、教学计划及就业方向等情况进行介绍,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奠定基础。

责任单位:各学院(中心)

3.学业学籍指导。组织新生学习学校学业、学籍、考试相关管理规定,增强新生对学分制、选课制、转专业等相关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新生选课指导,引导新生合理设置学业目标,做好大学学业发展规划。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学院(中心)

4.学生评价奖励制度宣讲。加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学生奖学金、学生荣誉称号评审等相关规章制度宣讲,通过组织八关山讲堂、海之子优秀学生标兵讲坛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导向,引导学生以优秀典型为榜样,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中心)

5.职业发展教育。规划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引导新生学会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差距,启蒙学生职业发展意识,教育和引导新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以及今后的职业目标。

责任单位: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各学院(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中心)要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对新生入学工作重要性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担当,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修身立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优良学风培树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新生入学教育授课课程,认真组织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形成育人合力

各相关部门要选派专人负责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各学院(中心)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新生入学的重要作用,形成全员参与育人的局面;要积极动员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家长见面会、家长线上课堂等形式,充分发挥家长参与育人工作的作用;要鼓励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在学生入学前即通过新生群、迎新网、“易班”网站、APP开展朋辈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丰富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各相关部门和学院(中心)要结合学校实际和新生特点,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综合使用学校迎新网、“易班”网站和APP、网络新媒体、视频、报刊、展板等载体,充分利用宣讲、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教育活动,做到入学适应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学校整体规划与学院(中心)特色教育相结合、教师高位引导与学长朋辈帮扶相结合,确保入学教育活动生动有效,帮助新生尽快成长。